当前,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大气污染和海洋环境治理不断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港口停靠船舶的用电污染情况愈发引人关注。资料显示,一艘大型国际邮轮靠泊一小时的硫化物排放量约等于十几万辆机动车行驶一小时的排放量。但如果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硫氧化物降低率约为81%,氮氧化物降低率约为97%,细颗粒物降低率为77%,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因此,为减少污染排放与燃料消耗,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取代燃油发电,势在必行。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与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施耐德电气一直致力于岸电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与主动性能源管理,通过积极构建企业,行业间的协作和交流,建立密切协作的生态体系,从而帮助客户制定战略、提升设施效率并长期保持业绩。为了更好地服务港口客户,施耐德电气推出新一代岸电电源产品,不仅提供安全、稳定的岸电系统,更以数字化、集成化、更节能、更稳定以及高标准等技术赋能岸电解决方案的全面***:
· 数字化:岸电解决方案基于施耐德电气云平台,对整个岸电系统进行数字化应用,能够为系统中的关键器件提供集远程监测,报警,维护等一体的设备管理功能和智能算法,既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能够提升港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 集成化:岸电系统将集成所有的功率装置,大大节省设备空间,缓解老码头泊位闲置位置少等难题,同时也减少货物掉落带来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保护岸电设施;
· 更节能:在电压的选择上,施耐德电气提供了高压方案,能够避免大电流引起的过高线损,节约能耗,减少了部件更换频率,提升岸电系统的整体效率;
· 更稳定:施耐德电气创新了多功率模块的冗余组合方式,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故障停机的风险,为岸电系统的持续运作保驾护航;
· 高标准:施耐德电气也秉承高于行业标准的原则,无论是岸电系统的进线侧还是出线侧,其电能质量都优于行业内标准,保障质量稳定、可靠。
随着岸电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港口城市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彭传圣在6月举办的《港口规划环评中的移动源排放评估国际经验》报告发布会上也表示,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是未来发展方向。
自2007年将国际使用岸电的经验引入国内,岸电在国内的应用推广成效显著。自2017年开始,施耐德电气已在岸电领域进行了诸多实践:2017年,江苏太仓港岸基船舶高压变频供电系统进入外场总装阶段,标志着施耐德电气ATV1200C***台岸基变频电源应用成功交付;2019年10月,施耐德电气为广州港新沙某码头定制ATV1200C岸电专用变频电源发货,并于近期通过现场模拟负载试验。
当下,节能降碳,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已成为政策要求和大势所趋,沿海及港口城市的岸电改造不可避免。相信随着此次施耐德电气岸电解决方案的全面推出,不仅能为港口提供性能***的岸电系统,更为促进岸电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向。
了解更多内容请点击:施耐德软启动
本文摘自:网络 日期:2021-07-08